细孔放电加工的历史与应用
分类: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4-02-29 12:00:03 浏览量:0
细孔放电加工(EDM)是一种特殊的切削加工方式,通过电路中的闭合电势,利用电流在工件表面形成的电放电火花的能量来形成孔或成形特殊精确的三维腔孔。它是一种加工方式,主要应用在有艰难形状的材料加工,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天等领域的机械加工。它有着众多优点,首先是成型效率高;其次是精度高,厚度精确;再次是它加工的材料种类多,即使是难于刀具加工的金属材料也可以加工;另外加工中还不受污染,可以保持加工件的质量。
细孔放电加工始于18百年,当时是人们对普朗克•贝叶斯发现的山岳效应进行了实验,发现了类似于当今的放电加工工艺。但是这个技术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不断的调试让这项技术得到普及,并逐渐进入正规的生产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细孔放电加工也被开发出多种形式应用,包括变体的孔放电、薄板放电和烛台放电等成型技术,以及特殊的树脂系列放电和铝芯电火花加工等。
细孔放电加工技术主要应用在非金属材料的机械加工上,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等领域。特别是现在,随着石墨烯的应用,细孔放电加工也开始成为它的关键加工步骤,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另外,细孔放电加工在汽车机械机械的加工中也更加受到重视,发动机衬垫、连接杆、拉杆以及变速箱之类的中小尺寸件,都经常运用细孔放电加工技术加工而成。
总之,细孔放电加工技术多种多样,具有效率高、精度高、污染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机械加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加工中,仍将起到重要作用。